讓陶藝更簡單︱“對鏡貼花黃”
將較細的陶土或瓷土,用水調(diào)和成泥漿涂刷在陶胎或瓷胎上,器物表面即留下一層薄薄的色漿,或白或紅或灰,這種色漿,在陶瓷工藝技術(shù)上稱“陶衣”,也叫“化妝土”、“裝飾土”、“護胎釉”
化妝土裝飾,是我國北方窯口典型的裝飾技法之一,以邢窯為代表,始于北朝,初是為了改變胎體顏色,增強瓷器的白度和亮度,施釉前先用白色化妝土護胎,這種技術(shù)一直沿用到宋、元時期
陶器的“嫁衣”:化妝土
常見陶瓷器物多是由泥坯覆以釉料燒制而成,然而北方地區(qū)的泥料較粗糙,燒成后手感和外觀大打折扣。于是,聰慧的古代陶藝匠人發(fā)明了化妝土泥漿來解決這一問題。
▲ 化妝土+刻花裝飾
化妝土泥漿質(zhì)地細膩、色澤均勻、遮蓋力較強、耐火度高,且有遮瑕、美化、補漏三大功效,使用后顏值擔(dān)當。
遮瑕:將化妝土泥漿均勻涂刷在質(zhì)地較粗糙或顏色較深的坯體表面,上釉燒制后,粗糙坯面變得光滑平整,色差得以覆蓋,釉面更美觀光亮、柔和溫潤
美化:化妝土內(nèi)添加其它釉色,施于坯體表面,再結(jié)合剔花、彩繪粁技法,形成豐富多樣的天然礦物裝飾效果,增強抗風(fēng)化能力。
補漏:細致的泥漿還能避免坯體大量吸釉和燒裂,并填補坯體氣孔,使其表面更加致密。
▲ 化妝土+刻花裝飾
圖片
▲ 化妝土+彩繪裝飾
圖片
▲ 化妝土+彩繪
隨著人類文明的發(fā)展,制瓷工藝、裝飾技法不斷成熟,化妝土漸漸失寵。但是,化妝土承托了陶瓷工藝文明的許多個起點,當我們在贊嘆陶瓷藝術(shù)的成就時,不應(yīng)該忘記化妝土的功勞。
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致敬傳統(tǒng),學(xué)習(xí)化妝土剔花這一古老的裝飾技法↓↓↓
▲ 化妝土+刻花 作品效果
簡直不要太完美!有木有
大招在此↓↓↓
物料準備:
● 修好的、七成干燥的泥坯
● 海綿1塊,刻刀2把,刷筆1把
● 高白泥漿及長石、石英等礦物原料
制作步驟:
Step 1:用海綿將坯體上的灰塵擦拭干凈
Step 2:調(diào)配化妝土,將長石,石英等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高白泥漿中(作用:掩蓋坯體表面的小孔和雜色,以調(diào)配化妝土的收縮及膨脹系數(shù),并增加化妝土硬度)
Step 3:將調(diào)配好的泥漿通過蕩、浸等方式施于坯體上
Step 4:晾干后,用筆在化妝土上打稿,將多余白色化妝土用工具剔除即露出胎體,形成黑白對比
Step 5:上透明釉、燒制
注意事項:化妝土的顆粒細度要小于坯體而大于釉料,并且懸浮性要好,以保證燒前燒后能夠很好地粘附在坯體上。